志野火色變化之美
                      志野燒特展
志野在日本陶磁史是劃時代的創新
                      之前的陶器大多在器物上雕刻或壓花
                      初次出現在長石釉下以氧化鐵繪畫的技術
                      淡雪般的釉色、半透明厚實的長石釉
                      表面肌膚充滿像針刺般的柚肌
                      釉藥的邊緣有絕美的火色變化
                      優美的景色自古受到茶人推崇
魯山人對志野的評價中曾提到
志野陶器是日本中世難得的白色陶器類型
白色樸素的肌底與紅褐色的點狀氣孔
構成志野獨特的器物美學
文學家川端康成也是志野愛好者之一
在小說"千羽鶴"中對志野茶碗有深刻描寫 
一開始是為了追求白磁質感
                      但在美濃陶工的創意之下
                      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陶器
                      志野燒使用美濃的"百草土"製作器物
                      表面淋上厚厚的長石釉
                      燒製後因微量鐵份出現美麗火色
                      器物表面上也會因為施釉燒製
                      出現無數如同柚子皮般的小洞
                      只有淋上長石釉的稱為無地志野
                      素燒後描畫鐵繪再施予長石釉的技法稱為下繪付
                      使用下繪付技法的有繪志野、赤志野、鼠志野等
                      整體呈現青灰色的稱為鼠志野
                      底土偏赤色則稱為赤志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