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嶽36景見所地圖
浮世繪之美 - vol.a22
北斎70歲後確立風景版畫家的名聲
以多角度描繪富士山為題材的「冨嶽三十六景」
描繪水流變化的「諸国瀧廻り」等
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判錦繪系列
誕生「北斎=風景版畫」的印象
北斎的浮世繪版畫進入成熟期
《冨嶽三十六景》初版於1831-1834年發行
屬於浮世繪中的「名所繪」
描繪關東各地遠眺富士山景色
此系列共有46景
出版商為西村屋與八
初版繪製36景通稱為「表富士」
大受好評追加10景稱為「裏富士」
《冨嶽三十六景》
每幅畫面視點均有實際依據
其中有13幅自江戶,4幅自江戶郊外
3幅自江戶東部的其他地區,18幅自東海道各地
7幅自富士山所在的山梨縣
最後一幅以富士山頂近景結束
每一幅都以富士山為背景
與人們的勞動、生活場面巧妙結合
在動與靜、晴與雨、波濤與富士山等對立關係的構成上
結合典型的日本傳統線描紋樣及裝飾性色彩
以西方繪畫的透視原理和明暗對比手法
拓展畫面空間及深度
此系列獲得廣泛好評
掀起「名所繪」新的創作高潮
歐洲印象派畫家莫奈、高更收藏了該系列作品
深受其創作風格影響
系列中《神奈川沖浪裏》舉世聞名
成為日本美術的世界性標誌性作品
《冨嶽三十六景》依落款樣式
出版順序分為五個階段
1.「北斎改為一筆」全10図:
「神奈川沖浪裏」・「凱風快晴」・「山下白雨」
「深川万年橋下」・「尾州不二見原」・「甲州犬目峠」
「武州千住」・「青山円座松」・「東都駿台」・「武州玉川」
2.「前北斎為一笔」全10図:
「相州七里浜」・「武陽佃嶌」・「常州牛堀」・「甲州石班澤」
「信州諏訪湖」・「遠江山中」・「甲州三嶌越」・「駿州江尻」
「東都浅艸本願寺」・「相州梅沢左」
3.「前北斎為一筆」(「為」がやや縦長)全5図
:
「下目黒」・「上総ノ海路」・「登戸浦」
「東海道吉田」・「礫川雪ノ且」
4.「前北斎為一筆」全11図:
(「為」が正方形に近い、主版が藍摺)
「御厩河岸より両国橋夕陽見」・「江戸日本橋」
「東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図」・「相州江の嶌」
「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図」・「相州箱根湖水」
「甲州三坂水面」・「隠田の水車」・「東海道程ヶ谷」
「隅田川関屋の里」・「五百らかん寺さゞゐどう」
5.「前北斎為一筆」全10図:
(「為」が正方形に近い、主版が墨摺)
「身延川裏不二」・「従千住花街眺望ノ不二」
「駿州片倉茶園ノ不二」・「東海道品川御殿山ノ不二」
「甲州伊沢暁」・「本所立川」・「東海道金谷ノ不二」
「相州仲原」・「駿州大野新田」・「諸人登山」
∣ ← Back ∣ vol.a22 ∣Next →∣
浮世繪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