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釜敷釜敷就是敷在釜下的意思
 以前又稱作釜置.釜据.釜上げ等
 釜敷的起源是唐臼的隔板在臼休息時
 為了防止臼目的損傷
 在隔板中心開一個圓孔
 可以通過心棒
 紹鷗看到之後
 以葛藤製成直徑五寸(約15.2cm)的組物
 中間留有九分(約2.8cm)的孔穴
 塗栗色
 也就是一開始的藤釜敷
 後來到了利休
 認為以組物的釜敷放入炭斗中
 道具太多
 看起來不好
 便取出懷中的吉野紙折四折作為釜敷利用
 成為紙釜敷
 
 釜敷的種類釜敷分有唐物與和物
 以材質區分則是組物.紙.板.竹等
   | 組物--一般是藤組.竹組.紙撚組.竹皮組.糸組等
 其他材料還有天機草.菅.藺.蓮莖.藤蔓等
 編法一開始葛藤編圓渦卷狀
 中央有手指能通過的孔穴
 孔穴大的為利休形
 小的為紹鷗形
 後來則有精巧的編法
 形除了圓盤狀
 變化出輪花.梅缽.輪違.角繫.千鳥掛等
 或是透編
 還有表現荒組等方式
 現在還留有宗全.宗遍等人的手編釜敷
 古名作也有茶人的花押
 在炭飾時很重要的角色
 糸組--官休庵的直斎好
 以唐草編製
 應該是最初的糸組釜敷
 赤.朱,紫.青.黃等色線
 一色至數色組合
 像是梅缽.桔梗.桐.雁金.九曜.瓢繫等
 組合各式設計的優美樣式
 不過比起實用應該是作為飾炭用
 | 紙釜敷--始於利休
 專用於初炭手前
 現在多為美濃紙奉書紙為其次
 遠州喜好備中廣瀨的檀紙
 因此也會使用檀紙
 紙釜敷的張數
 依紙質和流儀不同而不定
 大致是一折二十張至四十八張內外
 折四折使用
 原則上是白紙
 也有使用五色奉書.紅白.染紙.涉紙.渦模樣.藥袋紙等
 在裝飾香合時也會使用紙釜敷
 板釜敷--添付於勝手炭斗
 利休形為桐五寸(約15.1cm)角板
 厚三分(約0.9cm)
 一寸一分(約3.3cm)的角切
 中央為直徑一寸(約3cm)的丸穴
 其他元伯宗旦在判的則為燒桐
 竹釜敷--元伯宗旦喜好
 直徑五寸(約15.1cm)的竹
 節在中心厚五分(約1.5cm)內外平切
 沒有開指穴
 使用於侘び趣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