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斎-7.武州千住
ぶしゅうせんじゅ
冨嶽三十六景
(創作年代:1831 - 1834)
浮世繪之美 - vol.1107
千住宿位於荒川和綾瀨川的合流點
是奧州街道的第一宿
也是通往水戶街道和日光街道的必經處
因此而相當繁榮
北齋故意避開熱鬧的驛站
畫下隅田川上游的荒川水門與水稻
選擇在悠閒的田園風景
悠然的眺望富士
畫面右方顯眼的四腳柱物體稱為堰閘
是江戶時代的治水設備
堰閘透過移動擋水板控制水量
北齋刻意將幾何形物體置入畫面
並透過柱子之間的間隙一窺富士
柱子也助長富士華麗的姿態
帶來奇妙的視覺感受
畫中遠景處有三棵樹矗立其中
高度與富士山相同
地平線顯得格外開闊
在荒川的川面以濃紺色來暗示日落
華麗的富士也同樣以濃紺色表現
連馬伕也看得目不轉睛
釣魚的人們也收起釣竿
準備欣賞富士
北齋在畫面中展現特有的構圖方式
馬匹扭曲脖子的角度
馬腳的位置和角度
皆是經過刻意設計而為之
奇特的構圖法超脫日本畫範疇
宛如十七世紀的荷蘭風景畫
葛飾北斎(かつしかほくさい,1760-1849)
江戶時代末期浮世繪大師
葛飾北齋多才多藝
作品涉獵版畫、水墨、染畫、圖書插畫
以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
《北齋漫畫》為其代表性作品
∣ ← Back ∣ vol.1107 ∣Next →∣
浮世繪之美 |